首頁 > 資訊> 媒體報道 > “大連造”抹香鯨塑化標本即將亮相
2020-04-11
長14.88米重40噸,打破世界最大單體生物塑化標本紀錄
2016年2月,有兩頭抹香鯨在江蘇南通擱淺,其中名叫“洋洋”的被運往大連進行生物塑化處理。如今4年過去了,標本制作進展如何?近日,一頭與“洋洋”有關的微博信息,再度將巨鯨的“復活”之路拉入公眾視野。4月9日,在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創(chuàng)始人隋鴻錦教授的帶領下,記者來到了抹香鯨“洋洋”的制作間,這頭長14.88米重40噸,打破世界最大單體生物塑化標本紀錄的龐然大物已進入制作尾聲。據(jù)了解,這頭巨鯨正計劃從旅順往金石灘轉移,近期就能與市民和游客見面。
4年前運到大連塑化的抹香鯨怎么樣了?
這頭名叫“洋洋”的抹香鯨,長14.88米,重達40噸,其塑化處理的制作間在位于旅順開發(fā)區(qū)的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。
4月9日,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這個龐然大物在經(jīng)過4年的塑化處理后,已經(jīng)按照最初的設計重現(xiàn)游弋的雄姿。另外,站在它的左側,可以看見其內臟、骨骼、韌帶等深層形態(tài),站在右側,則可以看到其肌肉、皮膚、肌腱等淺層形態(tài)。
大,是“洋洋”給記者的直觀印象,它的頭部占據(jù)整個身體的1/3,約5米長、尾巴有3.8米寬;它的肺重達1200斤,看上去如同一面近4平方米的墻;它的一節(jié)脊骨就如同一個馬鞍大??;它的腸管和成人胳膊一樣粗……
目前,“洋洋”身體左側部分的修復工作已經(jīng)完成,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右側修復的收尾工作。
定型過程如同沒有詳細圖紙的樂高拼裝
回憶起這四年的塑化處理過程,大連鴻峰生物副總經(jīng)理馬學偉很是感慨,其表示“洋洋”是世界上被生物塑化的第一頭抹香鯨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生物塑化標本,第一次制作這么大型的塑化標本,對制作團隊來說很是挑戰(zhàn)。
馬學偉向記者介紹,完成一個生物塑化標本需要6個步驟:浸泡固定、解剖、多聚物的浸滲、定型、修復、硬化。由于“洋洋”過于龐大,于是將其分解成近600塊模塊,其中骨頭120多塊,肌肉300多塊,還有其他內臟、組織、皮膚等。
如此一來,后期的定型也就成了最困難的階段。工作人員介紹雖然分解過程中對每一個模塊做了記號,但浸滲會導致記號模糊?!坝靡粋€比較形象的比喻,‘洋洋’就像是由一個個樂高模塊拼裝而成,我們的組裝定型工作就好比沒有詳細圖紙的樂高拼裝,需要在摸索和研究中進行。”工作人員說。所以,“洋洋”的定型過程就耗時一年多時間。
塑化標本有多鮮活?尾部能看見“血管”
“洋洋”的塑化標本有多細致和鮮活,從它的尾部可見一斑。記者看到在“洋洋”尾部的外圈是皮膚,里面展示的是肌肉,而肌肉上則是用藍色標注出來的血管。為什么是藍色?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紅色代表動脈,藍色代表靜脈,在抹香鯨的尾部全部都是靜脈血管。
在現(xiàn)場記者了解到,這個寬3.8米,總重量達到1.5噸的巨大尾部,如今看上去是一個完整的標本,其實是由4塊組成的,平均每塊重750斤,是工作人員把它們舉到近三米高的架子上固定的,其艱巨程度不難想象,他們的工作狀態(tài)也就不難理解了。
抹香鯨塑化標本中蘊藏的“秘密”
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“洋洋”的塑化過程中,有的部位用的是替代材料,因為在從擱淺地運往大連的過程中,很多臟器腐敗了。工作人員介紹,替代材料必須跟抹香鯨本身相似,于是鯨、豚成了最好的選擇。以肺為例,為它提供補充材料的是5只齒鯨和6只海豚。這些被當成材料的齒鯨和海豚標本,被分割成為各個需要的部分,血管、神經(jīng)、肌肉等等都有它們存在。為了能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抹香鯨,11只鯨豚標本在背后貢獻了不小的力量。
另外,大連生命奧秘博物館創(chuàng)始人隋鴻錦教授還向記者透露,將在抹香鯨塑化標本的一側增加一個“時間膠囊”,把這頭抹香鯨從發(fā)現(xiàn)、打撈到運輸、制作全過程的圖片文字等信息裝在其中。等若干年之后,后人在修復整理時可看到詳盡的信息,也算是給后代留下一份寶貴的資料。
半島晨報、39度視頻首席記者于雅坤